家校共育 | 拒絕手機成癮 培養(yǎng)學習專注力ART/1 引 言 2021年1月,教育部辦公廳印發(fā)《關(guān)于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》,《通知》中明確提出“限制帶入校園,禁止帶入課堂。”結(jié)合此通知,我校積極響應(yīng),制定了關(guān)于學生使用手機管理規(guī)定。 ![]() 孩子的手機到底該怎么管理? ![]() ![]() 在很多“神獸”眼中 “休息=玩=玩手機” 這不僅影響了正常的生活和學習 還對身心健康有很大危害 中國社會科學院調(diào)查《青少年網(wǎng)絡(luò)素養(yǎng)教育讀本》顯示 以下四類家庭中的孩子更容易沉迷手機游戲等電子產(chǎn)品 “親子活動少”“父母抗拒網(wǎng)絡(luò)” “教育粗暴”“父教缺位” 其中不難看出 這四類家庭的共性是都采取忽視型、專制型的教養(yǎng)模式 而這種模式也直接導致父母與孩子親密度降低 從而越冷漠、越嚴控的家庭 越容易導致孩子沉迷手機游戲 孩子手機管理問題已經(jīng)成為很多學校和家庭非常重視的問題 由于抵制不了誘惑 刷手機導致孩子成績下降、情緒暴躁 親子不睦的情況非常突出 關(guān)于手機管理有哪些行之有效的做法 家長如何具體跟孩子做約定 一起來看這位沈茜老師的建議 ![]() ![]() ![]() 1 習慣與成癮 ![]() 首先家長朋友們要區(qū)分習慣和成癮: 習慣:是一類重復性行為,這種重復可能是無意識的。是指積久養(yǎng)成的生活方式,且不易改變的行為。 成癮:是一類強迫性行為。強迫意味著這種行為若未實施,會出現(xiàn)明顯的難受、不適感。與情緒改變有關(guān),且對自己的生活有害的行為。 ![]() ![]() ![]() 上 癮 三 部 曲 第一階段:同伴邀入門,無界限 第二階段:現(xiàn)實壓力痛苦,上網(wǎng)享樂避苦 第三階段:迷戀網(wǎng)絡(luò),難以自拔 解決上癮錦囊小妙招 ![]() 2 如何培養(yǎng)學習專注力 手機成癮會影響孩子的 專注力嗎? “媽媽,我想看手機嘛。” 拒絕了之后,孩子就開始哼唧 一番軟磨硬磨,你覺得煩了 索性掏出手機給孩子,換個清靜 這種情況是不是常常發(fā)生? 特別是在下了班特別累 帶著孩子排長隊等種種狀態(tài)不佳的時候 用手機來讓孩子保持安靜別折騰 好像成了很多家長最便捷的選擇 ![]() 在泛娛樂化時代 當大家的注意力都被碎片化閱讀和爆炸性信息吞噬時 長時間的專注能力 已成為孩子最重要的競爭力之一 已成為孩子最重要的競爭力之一 ![]() ![]() 除此之外還有哪些因素影響專注力? ● 生理性疾病 ● 鉛中毒、貧血、營養(yǎng)不良、視力聽力等問題。 ● 環(huán)境氛圍 ● 環(huán)境雜亂,誘惑干擾較多。 ● 最常見心理方面 ● 多動癥、智力低下等(建議進行全面檢查,切勿盲目打罵責備) 專注力不好的表現(xiàn) ● 很難專心完成一件事 ● 粗心大意 ● 無條理 ● 情緒不穩(wěn)定 ● 缺乏自制力 如何培養(yǎng)專注力 營造安靜的學習環(huán)境 合理安排時間 布置適宜、定量的作業(yè) 減少嘮叨訓斥 從興趣入手,激發(fā)內(nèi)驅(qū)力 保證充足睡眠 穩(wěn)定情緒,心情愉悅 適當鍛煉,保持綜合實力 ![]() ![]() ![]() 推薦幾種訓練方法 舒爾特方格訓練 ![]() 聽覺訓練 ![]() 番茄學習法 ![]() 學生手機管理是一個需要家長重視的問題 “堵”不如“疏” 家長要增強家庭教育意識 掌握科學方法,做好示范 積極引導孩子正確使用手機 助力孩子度過一個快樂有意義的青春期 ![]() ![]() ![]() 任何一項教育問題的解決都需要借助家校共育的力量 然而 家校合作的前提是雙方能夠積極地溝通,能夠相互理解 這樣才能發(fā)揮出合力 家長課堂結(jié)束后 班主任與家長在會場、圖書館、教室、辦公室等地進行了深入的溝通 班主任們面對面的向家長反映孩子在校期間各方面的表現(xiàn) 在一次次交流中拉近教師與家長之間的距離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提高家校共育水平,助力學生健康快樂成長 隨著家長課堂的深入開展 許多家長朋友們都頗有感觸 有收獲、有感動 更多的是對日后與孩子相處時的思考 學習的過程也是追尋幸福的過程 許多家長告訴我們 他們“有話要講......”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家長們皆言收獲良多,感言紛至沓來…… 不約而同地肯定與感謝 本次家長課堂給自己帶來的震撼與收獲 點點微光,照亮你我 通過這次家校共育成長課程 我們不僅可以看到學校的用心 更能看到家長們實實在在的回應(yīng) 家校共育,猶如建設(shè)一個好的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 學生是種子,家庭是土壤,教師是園丁,社會是環(huán)境 種子飽滿,土壤肥沃,園丁辛勤,環(huán)境適宜 才能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有力的保障 作為新時代的教師 更要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(wù) 家校社共同發(fā)力,助力孩子健康成長
文章分類:
校園新聞
|